蒲松龄曰:“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壬寅之末,癸卯之初,新葡亰8883ent青年团校(初级班)开展了青团在线读书打卡活动,全体团校学员踊跃参加。阖家欢乐、围炉夜话之余,学员们不忘通过读书升华自己,文思泉涌、妙笔生花。
本次活动于2023年1月17日开展,为期20天,共收到50份读书感想。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部分优秀的作品吧!
01 哲思乍现
是意愿还是本能
——《自私的基因》读后感 许瑞天
整本书读完后,“觅母”(meme)确实让我感到耳目一新,但是我感触更深的还是有关于利他主义讨论的部分。
书名是,The Selfish Gene,中文翻译为自私的基因。但是纵观全书,作者(Richard Dawkins)的重点并不是在讨论人的自私,或者说“私心”,反倒是将重点落在了讨论利他主义的行为上。
我们不妨来做一个这样的推理:
从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角度上来说,利他行为除了在家庭(或者说家族)、志愿活动等场景下存在,其实是比较少见的——“弱肉强食”的法则告诉我们要变强,要围绕自身利益出发;每一个人都有私心。但是这些利他行为仍然存在一定有其原因:经过了如此漫长的演化还能保存至今,必然需要载体进行代际之间的承接。因此这一载体也需要能够扛得住时间的折磨与考验,那可能的载体特征有:第一,数量多。如果数量减少,意味着每一个载体所需要承担的有效时间就会变长,载体被破坏而中断利他行为传递的可能性就会增大;第二,可精确复制。如果载体之间的信息传递不能做到精确复制,那结果可想而知,过不了几次传递就会让原有的信息“畸变”,也不能进行长时间跨度的流传。
具有上述特征,且还能与生物体产生一定联系的,脑海里第一时间蹦出来的就是:基因(gene)。
父母对子女的养育与关爱、兄弟姊妹之间的互帮互助、长辈对孙子孙女的疼爱……这些我们看上去“无条件”的行为,实际上都是“有条件”的——自私的基因。
每一个基因都想让自己能够跨越更长的时间,去到更远的未来,为此它需要自私。上面提到的行为,实际上是在多种可能的行为中选择了让基因净收益最大化的一种——但是行为执行者本身并没有经过复杂的数学计算来得到这一最优解。因此,利他行为,是意愿还是本能呢?
在这里,我认为是本能促成了这样的行为。
但是这又引起了我另外的思考。作者提到:动物在认识其亲属时,不仅有血缘关系上、直观上进行认识这两种角度,还有教养上进行确认亲属关系的方式。于是我想到了在现代人类社会中,所谓的“干爹”“干妈”,以及“教父”“教母”等称谓。可能在某些场景下确实仅仅只是一个称谓,并不会对“干儿子”“干女儿”产生什么实质性的影响,但是应当注意的是:在有些特定家庭中,干爹干妈对干儿子干女儿会和对自己孩子一样好,甚至会更加偏爱前者(尤其是干爹干妈都还没有孩子时)。
从遗传的角度上看,干爹干妈与他们的干儿子干女儿几乎是没有血缘关系的(通常情况下),从基因的自私性来说,他们不应该(他们的基因不允许)用自己的资源对其他竞争基因进行投资,增加自己基因消失在遗传长河中的风险,降低自己的净收益。但是他们就是这么做了,并且一直这么做下去了。
因此在这里,我认为是意愿促成了这样的行为。
假如基因会怪自己创造的“生存机器”违抗自己的命令,那我想他也只能够怪自己——因为它将决定权交给了大脑。
是大脑,让意愿与本能沟通参与到了行为当中。
“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面对同一本书,各人看法不一。而阅读的更高境界,便是不囿于书中所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许同学在阅读《自私的基因》后,用他理性的思维带领我们进入了他的哲学世界。“我们不妨做一个这样的推理……”从这里开始,读者从社会学、生物学上进一步了解了“自私”这一行为,辩证地剖析了意愿和本能在行为当中的影响。这样沉着冷静又一针见血的读书状态,是难能可贵的。
02 细品书香
浅谈川端文学之魅力
——读《雪国》有感 安怡然
直到今日,我看完了川端康成之作《雪国》。在此之前也已读完川端的《千只鹤》(含《千纸鹤》和《波千鸟》)以及《山音》,感觉自己已经被川端的写作风格和语言魅力深深震撼了。以下则是我个人的一点阅读心得。
从作品的结构来讲,川端偏向于开篇不久即“点题”,以及行文过程中的多次“扣题”。例如《千只鹤》一书中,作者以稻村小姐包袱皮上千只鹤的花纹为题,在文章较为靠前的位置即点题——三谷在一次茶会上见到了稻村小姐并对她产生了爱慕之情。这种行文方式让人感觉脉络清晰,同时更有利于读者理解作者设题的含义,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又有《山音》一书,作者在文章开头便交代信吾老人听见山音一事,暗含作者对于死亡的思考。而《雪国》一书则更加明了,开门见山有言“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
从作品的内容来看,作者在这几篇小说当中均有提到战争先关的内容,而战争对于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影响也在各个作品中有所体现。这些战后作品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作者对于战争与人性的思考。
本人感悟最深的,实则是川端的语言魅力。川端在叙述的过程当中,极擅长穿插大量的环境描写,有些景物描写虽不过分地以华丽辞藻进行修饰,却也让人感到分外生动。对此,我想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首先便是作者拥有一双善于观察生活的眼睛。川端善于捕捉生活中美的瞬间,那瞬间可以大到夕阳余晖下之城,更可以小到铁轨边摇曳的野花。他拥有广博的见识,富有联想力与想象力,而他形象的修辞手法也时常令我惊叹不已。
其次,他擅于将不同的意象进行搭配。他的环境描写中时常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画面感极强。最后,川端是一位令我佩服的美学大师,他的景物描写中色彩搭配即为绚丽,色彩对比感强却又不俗。此外感觉描写的运用以及人物描写的搭配也参与其中。这些手法的使用使我仿佛置身于富有日本特色的美丽宁静 的恍若漫画般的世界中。
川端笔下的女性是一种纯洁美丽的存在。她们优雅、绰约多姿,是如仙子一般令人神往的形象。川端十分擅长揣摩各种任人物的内心活动,同时更擅长使用各种手法塑造女性形象。这一点总让我感到钦佩不已。
对于川端文学作品的主题再次不便详谈,鉴于本人的阅历及理解力不足,无法做出深刻的说明。
诺奖大师之作百读不厌,读罢浑身战栗,而后却又顿感酣畅淋漓。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一杯清茗,半米阳光。安同学为我们展现了一个静谧美好的读书空间,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川端康成文学造诣的欣赏。从作品结构、作品内容、语言魅力、写作手法等方面,把川端文学的精髓与读者娓娓道来。拥有这样清新而自然的阅读体验,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03 生命赞歌
《红高粱家族》读后感
——胡佳馨
西川说:“阅读不光是读书籍,看字画、影视等都可以算作一种阅读。”作为一个喜欢看经典老片的我,在阅读《红高粱家族》之前,我先找了一些影视作品来看,由于张艺谋导演版《红高粱》最接近原著,我先看了该版的电影。
伴着低沉的男声,一段独属于这块的土地的悲歌缓缓升起。十八里坡上,满是高粱,象征着勃勃生机,也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威武不屈。在夕阳的斜照射下,大战后的十八坡伴着一抹血色残阳。但也是这抹残阳,染红了整个坡,高粱在成了红色海洋的一者。它们预示着,生命的崛起,爆发的抗击仍将继续。
《红高粱》中,由迎亲引出了奶奶,为了换一头骡子,曾外祖父把她嫁给一个麻风病人。迎亲路上窜出一个劫道的,轿夫结果了劫道人。后来,他成了爷爷。日本鬼子来了。他们为了修路,用刀逼迫乡亲们,残害义士,高梁地里发出怒吼声,终于,爷爷和众伙计冲向日本军车,日本军车炸飞了,奶奶死了,伙计们也死了。只留下爷爷和爹,整部影片有爷爷奶奶,相遇、相爱、相互扶持的情感过程构成。通过他们对世俗的抵抗,最终相守,再到最终奋起反抗日本侵略。表达了作者对这片荒凉的土地上,这段不畏世俗可歌可泣的爱情的歌颂,对那种独属于这片土地无拘无束的野性的赞颂,更表达对中华儿女坚忍不拔、顽强不屈的品质的称颂。全片其实就是作者对原始生命力,无可名状的崇拜。
陕北的民歌、歌谣,始终贯穿在影片中,成了不可缺少的情节推进器。当伙计们第一次在奶奶面前酿酒时,唱起了《酒神曲》:九月九酿新酒好酒出在咱的手好酒,喝了咱的酒上下通气不咳嗽,喝了咱的酒滋阴壮阳嘴不臭 ,喝了咱的酒一人敢走青刹口,喝了咱的酒见了皇帝不磕头,一四七三六九,九九归一跟我走,好酒好酒好酒。曲调高昂,充满激情,有一种张扬,显现了高粱酒的醇烈。而当第二次唱起这支曲时,是在祭罗汉大哥的时候,此时的歌曲就变得凄哀悲凉,又透出一种反抗、执着,表明男人们将要为他报仇而放手一搏,充满着悲壮。
而原著则更为详细,莫言用开阔、宏大、丰满、艳丽、血腥的语言追述了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叙述者以及他的爷爷、奶奶、父亲时候的那场华丽的战役,表现出细腻独特的生命体验。小说至高明之处,在其写出了跨越时间的沧桑感。插叙、倒叙将故事打得支离破碎,“爷爷”“奶奶”“父亲”的称呼贯穿全文,主人当时却仍是青年,孩子。种种倒错、荒诞,让人体味出尽管光阴之易逝,可不变的,是笔下的一个个绝美的生命,不失悲壮,却又人性璀璨。
在对时代背景进行塑造时,莫言通过狂欢式的语言形式给读者展现了抗日战争初期的时代情绪,既有压抑、荒凉、凄楚、沉闷,又有欢乐、抗争、激愤,在这种复杂的情绪下奏响时代的旋律,在冲突与纠结之间表达一种忧郁的悲剧感,有动荡不安的社会给人民造成的祸患,有因为列强入侵带给人民的毁灭性伤害。莫言竭尽全力的对几乎所有的战争场面都进行了精心的雕刻,无论战争场面的大小,甚至人与野狗在吞噬尸体时的较量也用了极多的笔触,展现了一幅幅尸横遍野、血肉横飞的血淋淋的画面。在这些血肉交汇之中,莫言描绘了一片红如鲜血的红高粱,整个世界都是血红的。
高粱红了,便是成熟。人的青春在抗争中流逝了,可又有什么要紧?在抗争中,人蜕变成真正的大写的“人”。今日的我们,能否从那粗砺壮阔的画卷中,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呢?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红高粱精神的真实写照。在胡同学的引领下,我们感受到一种悲壮而又豪迈的氛围。一方面,红高粱是千千万万生命的象征,让人体验那天地间的生命律动,从而引向魂归自然和宇宙之故乡的境界;另一方面,它又是历史与现实契合的象征,象征坚韧不屈,象征英雄主义,象征淳朴而豪放的道德,象征伟大民族的血脉、灵魂和精神。
04 自我救赎
生命废墟之上的重建
——吴佳娆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中塔拉的自我救赎与重塑 。
“无论你成为谁,无论你把自己变成了什么,那就是你本来的样子。它一直在你心中,不是在剑桥,而是在于你自己。”
“决定你是谁的最强因素来自于你的内心”
在小说《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中,作者塔拉•韦斯特弗就用平淡的笔触,讲述了一个关于成长的困惑、疼痛,失去与新生的故事。在书中,她真实地回顾了那由垃圾场的废铜烂铁铸成的童年,那里没有读书声,只有起重机的轰鸣。在这个极端的摩门教家庭中,父亲是家庭最大的权威。他不允许孩子拥有自己的声音,并从小向孩子们灌输各种极端和偏执的观念:公共教育是政府向大众洗脑的手段,医院是害人的魔鬼,世界末日将在不久到来……不上学,不就医,是父亲要孩子们坚持的忠诚与真理。
塔拉从小被封闭在这样一个病态的环境中,父亲从小灌输的那些观念对她来说像真理一样不可动摇,构成她认知这个世界和自我的最基本的常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很多原生家庭所带来的伤害会烙印在灵魂深处,往往需要用一辈子去消化。心理学家弗兰克•卡德勒曾说:“生命中最不幸的一个事实是,我们所遭遇的第一个重大磨难,多半来自家庭。”出于对未知的恐惧,很多人很难结束熟悉的环境或是关系,打破自己的舒适区也会让内心的安全感受到挑战。
自始至终,家庭都是人类的开始和最后的归宿。但也有人像塔拉一样,不甘沦为原生家庭的囚徒。陈海贤在《自我发展心理学》中讲到:“从旧阶段向新阶段过渡的过程,很像死亡和重生,这是自我发展的必经之路。而转变正是从结束开始的,这个过程最重要的事就是脱离,脱离熟悉的环境和关系,脱离过去的身份和角色。”
塔拉在刚上大学时,新的环境、新的观念和她过去所被灌输的各种常识大相径庭,这让她感觉自己格格不入,各种日常小事对她来讲都是冲击。她的脑海里存在两套解释世界的逻辑,而且这两套逻辑根本没法兼容。对于塔拉来讲,比起各种知识、理论的艰涩,更难的是自己内心的各种障碍和冲突。对普通人来讲,牙疼时吃片止疼药就解决了,但对于塔拉来说,这需要克服巨大的心理障碍,因为父母告诉她这些化学药品会在体内留下毒素。作为极端的摩门教教徒,塔拉家一直遵循着各种刻板、僵硬的教条,星期日看电影、购物是异教徒,抹口红、穿裙子是妓女,这种种观念,对塔拉来说像诅咒一样。
塔拉在父亲的打压教育下,变得怯懦、自卑,毫无生命的活力。心理学上,有一个术语“内在批评者”,也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超我”,那些在原生家庭中总是被攻击和打压的孩子,长大后会将父母的角色内化到自己心中,他们不会尊重自己的感受,任何时候听到的都是内在批评者的声音。正如比马龙效应那样,评价主体低估被评价者的能力,认定被评价者是不求上进的、行为差劲的,以致被评价者将这种观念内化,促使被评价者表现不良行为。从塔拉的身上,我们深切体会到一个人想要跨越原生家庭的伤痛,去找寻自我,实现真正的独立有多难,哪怕是在一个明显畸形的思想体系中挣脱。
她曾想过退缩,回到家乡过自己熟悉的生活,但最终她选择坚持下来,尽管需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迷茫和痛苦,但这也是她得以成长的必经之路。
好在教育为塔拉打开了另一个新世界,更打碎了她的愚昧、固执、狭隘,塔拉的思想就像树脂,倒入哲学、历史学、心理学等知识的模具中,获得重塑,最终走向理性、宽厚、包容,迎接重新照进生命中的光。当然,摆脱过去、重塑自我的道路并那么不容易,凭借毅力和信念,塔拉不仅从不及格生成为全优生,还获得了去剑桥大学交换的机会,继而在那里攻读硕士,又成为哈佛大学访学者,最后获得了剑桥大学博士学位。那是一种冲破自己生存和发展环境的自由意志和力量,无论桎梏如何,你就是那个看过世界的你自己。就像书中所写的:无论你成为谁,无论你把自己变成了什么,那就是你本来的样子。它一直在你心中。不是在剑桥,而是在于你自己。
在老师的鼓励和认可中,她一点点找回了勇气和信心,并激发出了内在的潜能,这就是罗森塔尔效应的神奇。它告诉我们,真诚的期待和不懈的努力,终会结出预期的果实。对塔拉来讲,那个在大山的影子下轻易就能找到的声音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她此刻内心自己的声音,真实的感受,它变得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坚定。
美国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艾瑞克·弗洛姆在他的著作《为自己的人》中写道:“人本主义伦理学的最高价值不是舍己,也不是自私,而是自爱;不是否定个人,而是肯定真正的自我。”但人最难的其实就是认识自己,我们容易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待自己和身边的世界,所以陷入困局。要自我成长必须先探索自我、认识自我。“你可以用很多说法来称呼这个自我:转变、蜕变、虚伪、背叛,而我称之为教育。”塔拉以教育之名,完成了人生的救赎,就像鸟儿,飞往属于自己的山。塔拉注定是飞鸟,她的意志告诉她,她不会被困住的。
在这本书中,我们也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以及,从中获得新生的力量。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在去探索世界之前,必须先认识你自己。塔拉的成长故事,在吴同学的笔下令人动容。细腻的描写、中肯的议论、真挚的抒情,让读者身临其境,反思自身的闪光与不足。“要自我成长必须先探索自我、认识自我。”这句话是文章内容的提炼,是一个值得我们铭记的信条。
05 温故知新
以法治,天下治
——读《水浒传》有感 张蕊
经典的魅力在于常读常新。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心境,每一次阅读都是崭新的开始。岁月经年,十载春秋,当我再次翻开《水浒传》,好汉们不顾生死的相助、义薄云天的结拜依旧使我感动,但褪去童年时绝对的黑白滤镜,《水浒》里复杂的人性和扭曲的法律让我陷入了更深的思考。
不同于如今横行的网络小说中“扁平化”的人物形象,《水浒》中的人物都是极其生动立体的,他们是现实世界中活生生的人,能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却也会一时冲动乱杀无辜,鲁智深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会因为不满喝酒时有人在隔壁哭泣而大声呵斥,也会在听说父女俩的可怜遭遇后怒杀蒋门神。他有极其突出的优点——仗义、善良,也有不可弥补的缺点——冲动、暴躁,简单的善恶无法对他做出最真实的评价。除了鲁智深,在我看来潘金莲也不仅仅是一贯认为的毒妇那么简单。《水浒传》中对潘金莲的过往经历有过简单的介绍,她原是清河县大户人家的一个婢女,因为外表漂亮被主家骚扰,潘金莲不肯依从,跟主人婆告状,主家因此恼怒,便赔钱把潘金莲嫁给了武大郎。寥寥数语便可以看出潘金莲本性并非贪慕虚荣,在被迫嫁给武大郎后,清河县的二流子们常常嘲弄两人,骚扰潘金莲,尽管这样潘金莲依旧谨守封建时代女性的本分,和武大郎搬到了隔壁的阳谷县。但她真的不委屈吗?在她拒绝主家时心里想的是什么呢?我想那时的她应该和万千少女一样梦想着找一个如意郎君,相夫教子,平静美满的度过一生。但是她低估了主家的恶劣,在嫁给武大郎之后,少女的梦想随之破灭,封建时代对女性的压迫使她这一生都无法离开武大郎,满心的委屈压抑成如水的怨怼,西门庆的纠缠、王婆的诡计、生活的不平使她中计被骗,不能自拔,一个如花的女子埋在了黑暗社会和封建礼教之下。
但是当我们换个思路,细究鲁智深和潘金莲的“反叛”源头,鲁达从鲁提辖变成鲁智深是因为他想帮助受蒋门神胁迫的父女俩杀了蒋门神;潘金莲从坚守底线的少女变成不择手段的毒妇是因为她被主家强迫嫁给了武大郎。如果把这两个问题放在现在,我们会如何解决?我想绝大部分人会和我一样寻求法律的帮助,而不是像鲁智深一样选择自己解决,像潘金莲一样选择忍气吞声。那鲁智深和潘金莲为什么不向官府、向衙门寻求帮助?很简单,因为他们已经不相信法律,不相信官府。我国自古就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之说,但在人生下来就分三六九等的封建社会,这句话无疑就是一句空话。有势者无人敢抓,有钱者用钱赎罪,最终法律扭曲成了上位者对下位者的压迫工具。而这时候我们再看《水浒传》,好汉们被逼上梁山,一路上铲凶除恶,但他们所杀之人真的全是恶人吗?被鲁智深打伤的僧人,被武松杀死的官兵,他们只是尽忠职守,想要在这不平的世道里活下去,何错之有?“侠以武犯禁”,从僧人、官兵的角度来看,好汉们与那些贪官污吏、奸商巨贾又有什么区别?贪官弄权,奸商以金,而我们所谓的好汉依仗自己超出常人的武力何尝没有对平民百姓进行压迫。
十五大以来,我国提出依法治国方略,法律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是民族前进的保障,是国家不可践踏的尊严。立法、普法、严格依法治国理事是国家的责任,守法、尊法是公民的义务。“天网恢恢,疏而不露”,科技的发展,扫黑的进行为法律插上了翅膀,北宋时欲告无门的惨剧已经不复存在,武力不再是践踏法律的依仗。《水浒》的故事亘古不变,而我们的国家依旧滚滚向前。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张同学重读名著《水浒传》,对其中部分情节提出问题、理性分析,勇敢地撕下人物身上的标签,展现出沉着冷静的独立性思维。不仅如此,她还将故事所发生的时代与当今“依法治国”的中国进行对比,在文章原本的基础上升华到“依法治国”的层面,令读者受益匪浅。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本次读书活动圆满结束,人生路漫漫,当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你将踏上一段浓墨重彩的旅程!希望本次活动能让大家有所收获!